中国的常客忠诚度计划到底缺少什么?
不知不觉,中国的常客计划已经有了17年了,17年前的常客计划张什么样子我无法发表言论,因为我还在小学,不过纵观过去10年,我可以说常客计划几乎没有大的变化。积攒的花样还是不多,使用起来还是异常苦难,但是到底是什么情况导致的? 我认为这最根本的原因是体制,从体制导致的定位。西方发达国家的常客计划是自由竞争市场下的产物,而常客计划也本定位为一个产品,既然是产品,任何一个商家要做到的就是,怎么利用这个产品去吸引更多的人,怎么利用这个产品去赚钱。除此之外,常客计划还是客服关系管理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常客计划可以分析出无数种结论,从而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达到双方受益。 而我们国家的常客计划定位不是产品,而是cost center, 是成本的一部分,广告营销部门的成本。既然作为成本,那么作为一个商家他所想到的就是如何降低成本。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各样的规则异常复杂,各类的优惠都不是特别的大,各种的兑换都是困难重重。先降低成本再说吧,当然,各种贩子也是一个另一个因素了。 除此之外,国外的常客忠诚度计划是以一种鼓励的形式去奖励和激励客户,而我们的常客忠诚度计划是以返利或类似于的形式去对待客户,听起来感觉差不多,而实际上前者是可以让客户感觉到我可以利用这些奖励去体验一下我本来没有机会和能力体验到的东西,而后者吗?还是单纯省一些钱而已。 如果体质不改变,中国的常客忠诚度计划想发达国家那样变成产品,估计是没啥希望了。业外人士,瞎说而已,对了错了笑笑就好。